查看原文
其他

哲思殿堂 | “脑机智能与哲学工作坊”顺利举行


2023年4月20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和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脑机智能与哲学工作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四幢哲学学院311会议室顺利举办。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雨潇、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长聘副教授陈海丹、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双聘研究员李忠伟分别做主题报告。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双聘研究员徐向东、哲学学院博士后柯晓宇为与谈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双聘研究员白惠仁主持了会议。


会议伊始,白惠仁研究员对浙江大学脑机智能与哲学工作坊和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嘉宾的个人情况做了基本的介绍,并对到场嘉宾与参会师生表示诚挚的欢迎。

首先,杨雨潇研究员作了题为“侵入式情绪调控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及展望”的报告。他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电刺激神经调控疗法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这一疗法用以治疗类似抑郁症、癫痫、帕金森症等精神或神经疾病。脑机接口主要有“脑控机”与“机控脑”的两种技术路径,电刺激神经调控疗法属于后一种路径,利用机器对大脑进行调控。调控的技术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大脑内部置入电极获得大脑神经信号,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从中解析脑状态(如情绪),第二个阶段是建立计算模型,解析电刺激后大脑的反应,第三个阶段基于读取的脑状态实时调节电刺激的模式,实现对脑状态的闭环调控。相比于临床效果多变的开环刺激模式,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依托,融合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建立的精准闭环脑机调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并预测患者的情绪状态,最终利用自适应脑状态调节器给予相应的个性化干预。



接着,陈海丹长聘副教授作了题为“脑机接口的伦理和治理问题:中国研发者的观点”的报告。她从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脑机接口的伦理和治理问题(访谈分析)、脑机接口的伦理原则和政策建议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脑机接口的定义,医疗领域与非医疗领域中的研发和应用,以及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分别综述了医疗领域和非医疗领域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医疗应用中主要面临着安全性、知情同意 、自主性、人格同一性的问题,非医疗场景中存在神经隐私(neuroprivacy)、神经监控(neuro-surveillance)、神经炒作(neuro-hype)和人类增强(enhancement)的争议。第三部分基于对科学家、产业代表和临床医生的访谈,分析他们对脑机接口相关伦理和治理问题,比如脑数据和隐私、自主性、人类增强的看法。第四部分提出了脑机接口的五个伦理原则和相关政策建议。



最后,李忠伟研究员作了题为“脑机智能与意识体验问题”的报告。他从对脑机智能、脑机接口,和脑机融合智能形态的介绍切入,引出了脑机智能所带来的新的哲学问题,即脑机智能技术在意识主题上带来新的问题和探索空间。身体对于我们而言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们在自己的身体中有自主感,在其中有意识体验。然而,目前的脑接口主要集中于功能,却暂时无法让我们在机械身体中有所体验。不过,基于一些哲学前提和已有的实证研究,李忠伟研究员试图论证,通过脑机智能,实现人和机械身体的如一感,在机械身体中有实现自主性,在机械身体上拥有意识体验,在原则上是可能的。首先,基于延展心灵命题,如果心智可以延展在具有存储、计算能力的事物中,原则上脑机智能连结的机械身体可以融合进人类心灵。其次,基于神经可塑原则,大脑的适应性非常强,能够适应性地将机械身体纳入自身心灵和身体图景。最后,在闭环脑机智能情况下,大脑可能会征用部分神经元用以处理外部刺激信息,最终实现对机械身体的本真意识。总之,通过脑机智能,实现对机械身体的拥有感,在其中拥有能动感和意识体验,虽然在技术上仍然非常艰难,但原则上并无阻碍。




会议过程中,多位校内外参会老师和同学对报告人所论及的脑机接口情绪调控、脑机接口伦理和治理以及脑机意识体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会议最后,白惠仁研究员对参会嘉宾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哲学的相关后续活动,推动脑机智能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文 | 高宇航

编辑 | 郭航宇

责任编辑 | 郑肖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